您的位置: 首页 > 校园动态, 教学教研

【媒体关注】田先仁:坚守杏坛终不悔 烛照桃李映晚晖

编辑:于桃 发布时间:2025-07-23 22:59 浏览次数:12次

编者按:

   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;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。为弘扬先进、树立典型,集中展现新时代我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、敬业奉献的新形象、新风貌,持续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,激励广大教师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弘扬教育家精神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亳州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,推介优秀教师典型事迹,展示他们以教为业、以教为任、以教为乐的最美风采。欢迎全市各地各校积极组稿,每位典型人物事迹配若干张相关照片。word文稿限制在2000字以内,连同图片打包发送至邮箱zhangxiuli8888@163.com。市教育局宣教中心将择优发布在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,并积极向有关媒体推荐。

   今天,我们推出亳州市第十八中学优秀教师田先仁。

教育的浩瀚星空中,总有一些璀璨的星辰,以炽热的光芒,照亮一代代学子前行的道路。亳州市第十八中学的田先仁老师,便是这样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。

田先仁是安徽省特级教师,诸多国家级、省级荣誉加身,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。在41年的教学生涯里,他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,即便临近退休,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,诠释着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。

 

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

 

“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,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历程中的重要地位。田先仁深刻领悟这一理念,将个人的教育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。

41年来,他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初心,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。在他的英语课堂上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春风化雨,伴随着知识的传播,悄然融入每一节课。

临近退休,田先仁仍然坚持带两个班的英语课,用充满激情的声音,用多年如一日的认真,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,厚植家国情怀。在课堂上,他常常结合时事热点,倾情讲述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国际地位的提升,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,增强学生的责任感。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:“你们是祖国的未来,一定要努力学习,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个人力量。”他教过的许多学生毕业后在祖国的四面八方,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,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。

 

言为士则、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

 

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,承载着传播知识、传播思想、传播真理,塑造灵魂、塑造生命、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殷切期望,成为田先仁一生的追求。

在41年的教学生涯中,他始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“学高为师、身正为范”的深刻内涵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名学生、每一位同事。在同事眼中,他是一位“言必行、行必果”的守信者和笃行者,是一位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仁爱君子,是一位“宽可以容人”“厚可以载物”的师友和长者。在学生心中,他严谨治学,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师;他爱岗敬业,是默默耕耘的奉献者;他关爱学生,是爱生如子的典范。

   尽管面临退休,但田先仁依然严格要求自己,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校,用心备好每一节课,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。无论是督导室的科室工作,还是学校的招生、监考、阅卷等派出任务,他总是冲在第一线,主动承担最重的任务。他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,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,耐心辅导,从不厌烦;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,及时伸出援手,给予帮助。他的言行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学生前行的道路,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。

 

启智润心、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

 

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,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,为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。田先仁在教学实践中,秉持“启智润心、因材施教”的育人智慧,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英语课堂上发挥特长,绽放光彩。

41年来,田先仁深入了解所教的每一名学生,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,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,他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,从基础知识抓起,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;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,他提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,鼓励他们挑战自我、追求卓越。

田先仁始终坚持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”的教学原则,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,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提高英语听、说、读、写的能力。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英语演讲比赛、课本情境表演、英语戏剧经典片段演出等活动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。作为学校目前最年长的在岗教师,他依然学习不辍,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,利用现代教育技术,为学生打造更加生动有趣、富有生活气息的英语课堂。 

 

勤学笃行、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

 

“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,全面提高教育质量,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。”这一要求体现了教育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的理念。田先仁深知,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,教师只有保持勤学笃行、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,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。

41年来,田先仁始终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。他坚持阅读教育教学的专业书籍和期刊,主动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,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,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。

临近退休的田先仁,依然保持着对教育创新的热情。他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,利用在线教学平台、教育软件等工具,丰富教学资源,提高教学效率。他积极参与国家、省级课题研究,主持3项市级教育规划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。他鼓励青年教师大胆创新,与他们一起探讨教学改革方案,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 

乐教爱生、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

 

“教育是一门‘仁而爱人’的事业,有爱才有责任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,道出了教育的真谛。田先仁用实际行动,诠释了乐教爱生、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。

41年来,田先仁把每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,不仅关心其学习成绩,更关心其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,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。

临近退休,田先仁依然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,每天忙碌于教室和办公室之间。他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,为落后的学生辅导功课,为虚心求教的学生答疑解惑。他还积极策划学校的各项活动,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机会、搭建平台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,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,给予鼓励和支持;当学生取得进步时,他总是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,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。他的无私奉献,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赞誉。

 

胸怀天下、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

 

“要坚定文化自信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继承革命文化,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,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的重视,让田先仁深刻认识到教育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。

在英语教学中,田先仁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。他通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、历史故事、文学名著等,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,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。他鼓励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,传播中国文化,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。

田先仁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,与其他学校的教师分享个人教学经验和文化传承的做法,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。他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文化主题大单元教学活动,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。

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”田先仁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,在退休前的这段时光里,依然散发出温暖而明亮的光芒。他以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,言为士则、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,启智润心、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,勤学笃行、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,乐教爱生、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,胸怀天下、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,始终如一地践行着教育家精神,为学校发展和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。(消息来源:亳州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  供稿:王金  统稿:张秀礼)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