亳州十八中五育并举 创设课堂新模式

编辑:任相茹 发布时间:2024-04-18 21:01 浏览次数:25次

 清溪缓流,藻荇油绿,惠风和畅,鸟鸣啁啾。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,在书卷味十足的老师引导下,环溪流而行,诵读着《再别康桥》的美妙诗行,这是亳州市十八中创新课堂新模式以来校园里常见的一幕。

 亳州十八中近年来全面贯彻“五育”并举的教育方针,创设“五育”融合的课堂新情境,用兴趣引导学生,用实践课程提质增效,营造了寓学于乐、人人争先的良好学风。

 创设教育情境,让德育成为学校的门面担当。“学雷锋月”活动和每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、勤俭节约的美德;清明节烈士陵园祭扫活动和爱国主义主题团课厚植家国情怀,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;校长带头讲思政课、把历史课搬进博物馆,牢牢守住了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。学校不断创设德育情境,淬炼学生品德,承担起了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。

 不局限于教室,把生活中每一个场地都变成传道授业的大课堂。语文课走进大自然,把课本上的文章变成了春光里行走的诗行;数学教具制作课,寓教于乐、融学于趣;图书馆里的英语阅读课,把学生带入了知识的海洋;从生活细节入手的理化生实践课,让学生发现了科学的魅力;田野考察测绘地理课程,成为了深受学生欢迎的实践课。学校不断创新课堂模式,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,效率提升显著。

 重视体育锻炼,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保障。激情跑操活动锻炼了学生身体、坚强了学生意志;体育自选科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项体育特长;五禽戏把传承传统文化与体育锻炼有机结合;春秋季运动会大型团体汇演节目把集体主义教育融入锻炼活动之中。学校开设的一项项特色体育活动,强壮了学生体魄,文明了学生的精神。

 浸润式美育,让生活成为学生发现美、创造美的方向。剪纸、国画走进美术课堂,坚定了学生的文化自信;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欣赏活动,让学生传承了红色基因;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和红歌比赛,在学生心里种下了爱国的种子。学校各类美育实践活动,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提供了强大助力。

 开展形式各样的劳动实践课程,为学生的学习、生活保驾护航。以班级为单位开设学校劳动课,在文明城市创建和卫生城市创建中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;植树节、中秋节、端午节、冬至等传统节日特色活动,锻炼学生种植、做家务等生活劳动技能;农作物种植等劳动体验课,引导学生将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课本知识应用于劳动实践。

 学校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措施,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博物馆、图书馆、烈士陵园和田间地头,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。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、省文明校园、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、全市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等荣誉称号,成为了亳州教育的一支生力军,赢得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。

分享到: